最近,工信部又像往常一样公布了一批准备上市的新车名单,这本来是汽车圈里头一件挺平常的事,但这次看完名单,感觉真有点不一样了。
以前我们看新车,要么是国外大牌又出了什么新款,要么就是几家国内的明星企业又在比谁的车更大、更快。
可这次,名单里的一些车,让人感觉我们的汽车工程师们好像打开了什么新世界的大门,想法一个比一个大胆,甚至有点让人看不懂了。
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,好好聊聊这些车,看看它们到底是真有本事,还是纯粹在吸引眼球。
首先得说的,就是东风旗下那个叫奕派的牌子,他们这次申报了一款新车,可以说是把很多人都给看蒙了。
这款车叫奕派007,但重点不是名字,而是它的轮子。
他们竟然把四个电机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动机,直接塞进了四个车轮里。
这在国内还是头一回有厂家这么干,并且还准备正儿八经地生产出来卖。
你看那申报图,车轮毂里头被塞得满满当当的,乍一看,还以为是装了四个特别大的刹车鼓呢。
实际上,那是四台独立的电机,每台能输出100千瓦的功率,加起来总共有544马力,动力非常强劲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动力数据,跟他们家另一款用两个电机的四驱车是一模一样的。
这就让人纳闷了,多花了功夫塞进去两个电机,力气却没变大,这图的到底是什么呢?
要搞明白这个问题,我们得先知道这种“轮毂电机”到底是个啥。
咱们可以打个比方,我们家里用的电风扇,是中间的轴转,然后带动扇叶跟着转。
我们现在路上跑的大部分电动车,也是这么个原理,电机在车身中间,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,像胳膊一样,把力气传到轮子上去,轮子才能转。
这个过程里,力气多少会有些浪费。
而轮毂电机就不一样了,它更像是我们去游乐园坐的摩天轮,中间的轴是不动的,反而是外面的那个大圈在转。
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街上的电动自行车,它的后轮就是一个典型的轮毂电机,电机直接就驱动轮子,中间省去了很多复杂的零件。
把这个技术用在汽车上,理论上的好处是非常多的。
首先,那些传动轴、差速器之类的零件都用不着了,车子底盘的结构就变得非常简单,能腾出更多的空间来放电池,这样续航里程不就能做得更长了吗?
再者,因为每个轮子都有自己独立的“小发动机”,电脑可以精确控制每个轮子的转速,想让它快就快,想让它慢就慢。
这样一来,像坦克那样原地掉头,或者做出一些很高难度的驾驶动作,在理论上就都变得可能了。
听起来确实很美好,但为什么这么多年了,路上几乎看不到用这种技术的车呢?
原因也很现实,就是这项技术还不算完全成熟,现阶段用起来,它的缺点比优点更让人头疼。
第一个大问题,就是车轮会变得非常重。
你想想,一个铁疙瘩似的电机直接绑在车轮上,车轮能不重吗?
专业上管这个叫“簧下质量”增加了。
这就像你穿着一双轻便的跑鞋和一双灌了铅的铁鞋去跑步,肯定是穿铁鞋更累,脚底下也更颠簸。
换到车上也是一个道理,车轮太重,车子的操控会变差,过个小坑小坎,车里的人会感觉特别颠。
第二个难题是散热。
车轮那点小空间里,又要装电机,又要装刹车,这两个都是工作起来会发热的大家伙,挤在一起就像个小火炉,热量很难散出去。
如果散热不好,电机的功率就不能做得太大,所以我们看到奕派这台车用的电机功率也并不算顶尖,这就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。
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维修保养。
车轮是直接和地面接触的,风吹日晒,各种磕磕碰碰都少不了。
万一哪个轮子里的电机坏了,或者不小心撞到马路牙子上,那修起来的费用肯定比普通车贵得多,绝对让人心疼。
所以说,东风这次敢于尝试新技术的精神值得表扬,也说明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,但真要让咱们老百姓掏钱买,可能还不是时候,性价比确实不高。
说完了这个技术超前的,我们再来看一个合作的产物,就是大众和小鹏联手搞出来的第一台车,叫“与众08”。
这台车可真是不一般,可以说是大众这个德国老牌车企,放下身段向我们中国新势力“取经”的证明。
这车一公布,小鹏的股票都跟着大涨了一波,可见大家对这次合作有多期待。
很多人开玩笑说这是“德国版的小鹏G9”,意思就是车子的外壳和牌子是大众的,但里头的智能系统、三电技术,基本上都是小鹏的。
你看这车,800V高压快充、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、整车软件升级、智能语音助手,这些以前大众车主想都不敢想的时髦功能,现在全都给配上了。
这下大众的电动车总算是跟上时代了。
不过,这里也得给大众提个醒。
他们之前的一款车就出过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,就是充电特别困难。
很多车主开着车去充电站,试了好几个充电桩都充不进去电。
后来查明原因,是车子的电池管理系统程序出了个小毛病。
正常充电就像两个人对暗号,充电桩先说一句,车子再接一句,对上了才能开始充电。
结果那款车的程序太“心急”,不等充电桩开口,自己先把暗号喊了出去,程序就卡住了,自然就充不了电。
这都什么年代了,还能出这种基础的兼容性问题,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。
希望这次和新伙伴合作的“与众08”能把这些基础问题都解决好,别让高科技成了摆设。
看完了两个正经的轿车和SUV,我们再来看点有意思的。
上汽大通出了一款叫“大拿V1”的增程版面包车。
它的亮点在于,车里装了一台春风摩托车的双缸发动机。
春风在国内可是响当当的摩托车大厂,用它的发动机来给汽车发电当“充电宝”,这个组合挺新鲜。
更好玩的是它的设计,从车屁股后面看,左边是排气管,右边明晃晃地挂着一个发电机,生怕别人不知道它又能烧油又能用电。
但这个设计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发电机的位置挂得太低了,导致这台车的底盘离地面的距离变得非常小,看起来就跟一台跑车差不多。
这要是开到路况不好的地方,一不小心把发电机给磕了,那省下来的油钱估计还不够修车的。
当然,从实用性上来说,这车没得挑,有7座、8座、9座各种版本,价格估计也不贵,对于那些做点小生意,需要拉人拉货的老板们来说,确实是个挺实惠的选择,就是开车的时候得时时刻刻注意脚下的路。
说到实惠耐用,就不能不提我们的“神车”五菱了。
全新的五菱荣光也出现在了这次的名单里。
外观变得更时尚了,有点像大众的一款叫开迪的车型。
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升级。
老款的荣光,发动机是放在主驾驶座位下面的,掀开坐垫就能修,但也带来了一个“副作用”,就是夏天开车的时候,座椅会特别烫。
新款车把发动机改到了车头前面,跟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家用车一样了,这样车里会更安静,乘坐体验也更好。
动力也加强了,变速箱还从5个挡升级到了6个挡,这意味着在高速上跑起来,发动机转速会更低,车子不仅更有劲,也会更省油。
对于想用车成本更低的用户,五菱还准备了纯电版本,可以说是把老百姓的需求摸得透透的。
最后,还有一款全场最有“个性”的车,叫212探境者01。
这车的外形就是一个标准的皮卡,后面带个大货斗,看起来非常硬朗,有点像美国电影里的那种越野皮卡。
它用的是东风的柴油发动机,劲儿大,还带四驱系统,甚至能拖着3吨重的东西跑。
这显然不是一台简单的代步工具,更像是一个给成年人的大玩具。
周末的时候,开着它,后面拉上帐篷、烧烤架,甚至是一台小摩托,去郊外露营撒欢,那感觉肯定非常棒。
对于那些手里有点闲钱,又对212这个老牌子有特殊感情的人来说,这台车确实很有吸引力。
看完这一圈新车,最大的感受就是,我们的国产品牌真的是越来越会造车了,而且思路也越来越开阔。
有像东风那样专心搞技术突破的,有像大通、五菱那样把实用主义做到极致的,也有像212这样专攻玩乐属性的。
大家各显神通,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。
反观一些合资品牌,好像还在摸索怎么造出一台合格的电动车,甚至需要反过来向中国品牌学习。
时代真的变了,过去那种我们仰望合资车的日子,似乎正在渐行渐远。
我们的汽车工业,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走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道路。
全部评论 (0)